党群团工作
党建工作
全面领会把握十九大报告的精神内涵
发布日期:2018-04-19 来源:威廉希尔WilliamHill

学习、宣传和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全党全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首要的政治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等重大政治论断,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重大理论成果。笔者认为,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报告精神,可以从“六个一”的角度加以全面领会和把握:一份执政成绩单,一个新时代的思想方略,一张目标实施路线图,一个初心永不忘,一张蓝图干到底,一面旗帜高高举。把握好十九大报告的精神内涵,才能真正学懂、弄通、做实。

十九大报告从十个方面总结了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变革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报告指出:“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五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运筹帷幄,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这些变革力度之大、范围之广、效果之显著、影响之深远,在党的历史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都具有开创性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就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正是由于这些根本性变革与成就,这份辉煌的执政成绩单,使得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虽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但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围绕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状况及其特点,我们必须牢固树立落实新发展理念,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够推动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任何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鲜明的内生性特质和时代性特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丰富,十九大报告中用“八个明确”,从指导思想层面来进行表述,其在行动纲领层面的表述是“十四个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这些重要提法是对党的治国理政实践经验的最新总结,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科学方法论,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不折不扣地落实。

历史方位已经找准,指导思想已经明确,十九大报告紧接着给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从现在起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完成后,我们将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接下来的30年分为两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目标需要全党和全国人民付出艰苦努力,进行伟大斗争。

十九大报告还从纵向维度把近代以来尤其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现代化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和旗帜贯穿起来,体现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与时俱进又一脉相承。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开始,这个初心和使命就始终不渝,为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不懈奋斗,这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价值追求。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1964年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两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使中国工业走在世界前列。1987年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并在党的十三大明确下来。党的十五大把第三步具体化,提出三个阶段性目标,十六大进一步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鲜明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任务。十九大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们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个目标将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表提前15年,将第二个百年目标升级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十九大精神感召下,我们将按照已经绘就的美好蓝图和确定的宏伟目标,开拓创新、艰苦奋斗、苦干实干,不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进。

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命题,之后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思考,1997年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随着实践发展,我们党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进一步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特色和实践特色,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把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推向了高峰。党要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最根本的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一个初心是目标和使命,一张蓝图是实现目标的方式和手段,一面旗帜是实现目标的方向和道路。方向和道路正确,方式和手段有力,目标和使命便能顺利实现。1997年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根据时代变化确定历史方位,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纵遇千难万险,也初心不改,因为党始终把人民需要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把民族复兴作为历史使命,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撰稿:马金凤

审核:邓雨巍

上一条:有感于十九大报告的“情怀”
下一条:探究十九大报告的深层思想—十九大报告规划的蓝图为中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指明了方向